粒線體是人類及動物細胞中的重要胞器(organelle),主要扮演氧化代謝中樞之角色,其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呼吸及氧化磷酸化作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產生ATP,以供細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運作,當粒線體功能異常的時候,會引發能量供應不足及氧化壓迫(oxidative stress)的反應,甚至誘導細胞走入凋亡(apoptosis)或自噬(autophagy),進而造成粒線體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及一些退化性相關的疾病(如:神經退化性疾病等)。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退化性疾病患者日漸增加,近十餘年來的許多研究顯示,粒線體DNA的基因突變、能量代謝缺陷、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過量及粒線體結構、分佈與移動異常等皆與這些疾病的致病機轉有密切的關係。國際科技社群及醫療機構也越來越重視粒線體在人類健康、疾病、老化、癌症及運動醫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鑑於此,本學會理事長魏耀揮教授與國內各大學校院及醫院從事粒線體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和醫師們,於2006年春共同發起成立臺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Mitochondrial Research and Medicine,簡稱TSMRM),2006年8月5日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召開成立大會及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並於2006年10月12日獲得內政部核准文號(台內社字第0950158127號),依法正式成立。本學會之宗旨如下:
本學會除了在國內舉辦學術研討會及粒線體醫學研習會,也積極參與國際粒線體研究社群所舉辦之相關學術活動。2003年2月,本學會理事長魏耀揮教授與韓國Prof. Hong-Kyo Lee、日本Dr. Masashi Tanaka及中國大陸徐建興教授等三位從事粒線體研究的著名學者,共同創立亞洲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Asian Society for Mitochondrial Research and Medicine,簡稱ASMRM),並以輪替方式在亞洲國家每年定期舉辦一場國際性學術交流會議,與來自世界各國從事粒線體相關研究的學者們,一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相關資訊,同時也促使本學會會員經常參與國際粒線體相關研究之學術活動,使我國在粒線體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社群佔有一席之地。
統一編號:48824340833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粒線體醫學研究中心電話:07-7317123#8893傳真:07-7311696E-mail:taiwanmit06@gmail.com
Copyright Taiwan Society for Mitochondrial Research and Medicine, 2025. All Rights Researved.